南京上半年成交量跌近六成 樓市“四小龍”降溫明顯
2017年已經過去一半,樓市這半年以來的數據悉數出爐。作為樓市曾經火熱的二線城市南京,除了上半年土地成交量大幅下滑,樓市成交量同樣出現大幅下跌,上半年全市商品住宅成交3.7萬套,同比降幅達56.7%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除了南京,去年二線樓市“四小龍”的合肥、蘇州和廈門齊跌。隨著各地緊縮政策執(zhí)行到位,二線樓市是否會持續(xù)降溫?
南京樓市成交量跌近6成
根據南京網上房地產公布統計數據顯示,2017年上半年南京全市商品住宅(含高淳、溧水,含別墅類)上市3.2萬套,同比下降42.3%,成交3.7萬套,同比降幅達56.7%。
在歷來的“金3銀4”月,南京樓市卻降溫不少。數據顯示,今年3、4兩個月南京樓市總成交9682套、認購19923套,與去年同期總成交近3萬套、認購3.4萬套相比出現明顯下跌,跌幅分別達到67.5%、42.4%。
5月,南京樓市的成交量同樣低迷,共成交商品住房6095套,雖然環(huán)比小幅上漲,不過同比去年卻大跌六成,是近三年同期成交量中最低的一次。
從上半年南京各區(qū)域的銷售數據來看,江北、江寧依舊是成交大戶。其中,江北板塊以9542套的成交量榮登榜首;江寧板塊則以8600多套位居第二位;城北板塊由于上市量高,以6350套躍居第三位。而城中、仙林、城東上半年的成交量都只有700多套,位居倒數三位,河西也因為難以取得銷售許可證而供應量不足,成交量只有2554套。
對此,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在樓市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影響下,南京樓市最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無房可買。此前,不少計劃上半年上市的樓盤因無法準時拿到銷售許可證,而不得不一再推遲開盤節(jié)點。供應量減少,導致成交量的大幅下滑。
南京盈嘉地產經理黃如濤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稱:“限購令的加碼,對投資客的打壓,是南京上半年成交量下滑的重要因素。比如江北板塊,以前大都是投資客占比最大,去年江北全年占比南京樓市成交量近五成,但是今年上半年下滑非常明顯,所以對投資客打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成交量?!?
除了成交量下滑,從去年12月以來,南京樓市已經連續(xù)6個月下滑。根據國家統計局6月中旬公布的70城房價指數,南京5月份新房價格環(huán)比下跌0.2個百分點,已連續(xù)6個月出現下滑。去年12月南京新房價格環(huán)比首次回落,降幅為0.1個百分點,今年1月環(huán)比下降0.2個百分點,此后的2月和3月分別下滑0.1和0.2個百分點,4月份則擴大至0.3個百分點。
部分二線城市樓市明顯降溫
作為去年全國漲幅最大的合肥,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也大跌。
根據合肥萬家房產新房中心不完全統計,2017年上半年(1月1日~6月30日)合肥樓市九區(qū)住宅共售10707套,同比下跌77.77%;截至6月30日,九區(qū)總庫存為24694套,同比上漲了168.59%。
價格方面,合肥樓市在遭遇去年的暴漲之后,進入今年呈現下跌趨勢。據報道稱,合肥部分板塊樓盤相比去年最高時的價格幾近“腰斬”,其中,合肥濱湖板塊的降幅最大,多數降幅達到40%至50%。
作為去年熱點二線城市的蘇州,在今年上半年蘇州市區(qū)(不含吳江區(qū))商品住宅共成交20859套,環(huán)比減少47.12%,成交面積2613266.42平方米,環(huán)比減少49.51%;成交總金額533.74億元,環(huán)比下滑39.74%。此外,2017上半年,廈門一手住宅成交面積達89.45萬平方米,同比下跌53%。
對此,房地產行業(yè)專家張健初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說,“南京、蘇州、合肥和廈門四個城市,在去年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樓市價格的漲幅都位居全國前列,甚至一度被稱為二線城市房價上漲‘四小龍’城市,但是今年受樓市調空政策加碼的影響,這些城市出現了明顯的降溫,這種降溫的情況在今年下半年還會延續(xù)?!?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