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京人有福了 升級版自住房品質將大大提升!
昨天晚上,北京住建委扔出一枚關于共有產權住房的“深水炸彈”,瞬間,市場炸開了鍋,看看權威公眾號“京房子”10萬+的閱讀量,就可以想象出,這個政策的影響力有多大。
這份《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》可以說是福利炸彈,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,推動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,抑制投機需求,平抑房價,讓低收入人群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買到有品質的政策住房,等等。但是,因為政策仍在公開征集意見階段,所以,購房者有很多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
亮點來了!
引起不少網友吐槽的其中一點是,“單身家庭申請購買的,申請人應當年滿30周歲?!?
有網友表示,“這是對單身人士的二次傷害”,“現(xiàn)在是沒房不能結婚,如果30歲以上申請,那就逼著沒錢人30歲以后結婚,耽誤人生大事啊”。
還有網友自嘲,“這個政策是鼓勵不滿30歲的單身狗,趕緊結婚?!?
作為單身狗,這樣的政策,是幸福還是不幸呢?是該哭還是該笑呢?特別是在丈母娘決定房子和房價的社會。
不過,還是那句話,新政還在征求意見階段,仍有補充完善的空間所在。
言歸正傳!
共有產權住房,這個影響未來幾年北京房地產供應結構的一項重磅政策,到底是什么?如何申購?如何退出?會帶來哪些影響?
1、未來5年預計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房,有你的份嗎?
什么是共有產權住房?按照北京住建委發(fā)布的文件,共有產權住房,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,由建設單位開發(fā)建設,銷售價格低于同地段、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,并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,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。
更重要的是,共有產權住房是自住房的升級版本,也就是說,未來北京房地產市場中自住房供應將被新的共有產權住房替代。
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(xiàn)領透露,2017-2021年預計供應25萬套自住型商品房,這些部分都將按照共有產權住房的辦法執(zhí)行,到2021年預計北京存量為900萬套,共有產權住房占比2.8%。
25萬套,你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嗎?按照規(guī)定,申購人群必須符合北京限購條件且家庭成員名下無房。1、已婚家庭,符合限購條件且家庭成員名下均無住房。2、單身家庭申請購買的,申請人應當年滿30周歲。3、一個家庭只能買一套。
而什么人不能申購呢?1. 申請家庭已簽訂住房購買合同、征收(拆遷)安置房補償協(xié)議的。也就是說已經有房的家庭。2. 申請家庭有住房轉出記錄的。3. 有住房家庭夫妻離異后單獨提出申請,申請時點距離婚年限不滿三年的。4. 申請家庭有違法建設行為,申請時未將違法建筑物、構筑物或設施等拆除的。
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,如果你是以自住為主,那么事情就簡單很多。如果你是以投機的心理申購共有產權住房的話,那么未來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溢價空間,還有復雜的交易、退出機制等諸多難題。
當然,有置換需求的購房者, 必要的交易條件仍需要了解。根據(jù)規(guī)定,不滿5年的共有產權住房,不允許轉讓。滿5年,購房人可按市場價格轉讓所購房屋產權份額。轉讓對象仍需符合購買條件。同等價格條件下,代持機構可優(yōu)先購買,繼續(xù)作為共有產權住房使用;代持機構放棄優(yōu)先購買權的,購房人轉讓對象應為其他符合共有產權住房購買條件的家庭。滿5年,購房人也可按市場價格購買政府份額后獲得商品住房產權。(再出售就不會受到限制)
對此,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,新政明確了共有產權房的長效調控機制。因為共有產權,而且限制了價格,使得這部分房源的投資屬性降低,房子回歸居住屬性。從退出機制來看,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居民的財產權。疊加2017年已經實現(xiàn)的超過30%供應量,預計這部分供應將繼續(xù)增加,成為未來新建住宅市場最主要的供應。
2、別光盯著產權!同質同權才是關鍵
以前,以同等的價格買到自住房,但是以后,只能買到共有產權住房的部分產權,對于不少購房者來說,這似乎有點難以接受。因為,對于許多國人來說,能完完全全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,是夢寐以求的事情。
但是在彈房君看來,雖然購房者失去了部分產權,但是換來的有可能是與商品房一樣的住房品質,這是對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而不是用來炒的”最好落實。
當下的自住房,其品質與普通的商品房仍有一段距離,部分自住房層高縮水、窗戶太小、材質廉價、采光不佳、陽臺設計不符合潮流等等。自入市以來,北京自住型商品房質量問題便受到購房者的諸多吐槽。連申請者自己都安慰自己,保障性住房就是保障有地方住,不保障你住豪宅,要求不能太高。
這顯然不符合“住好房”的中國夢。
而共有產權住房或許將大大改變這一現(xiàn)狀。
根據(jù)文件,共有產權住房的選址將結合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(yè)布局,優(yōu)先安排在交通便利、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等配套設施較為齊全的區(qū)域,推動就業(yè)與居住的合理匹配,促進職住平衡。
事實上,8月3日,北京住建委發(fā)了兩份征求意見稿,第二份是《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(guī)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》的征求意見通知,從政策上給予共有產權住房質量保障。
征求意見稿指出,擬從土地入市到竣工入住的住宅開發(fā)建設全過程產業(yè)鏈,加強共有產權住房的質量和品質監(jiān)管,進一步明確共有產權住房規(guī)劃、設計、建設標準。其中包括,共有產權住房應按照適用、經濟、安全、綠色、美觀的要求規(guī)劃設計建設,全面實施裝配式建造、全裝修成品交房,執(zhí)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。在規(guī)劃設計上,城六區(qū)小區(qū)容積率不應高于2.8,城六區(qū)以外不應高于2.5,層高不應低于2.9米。起居室、臥室等主要功能空間外窗洞口高度不應小于1.4米,等等。
同時,共有產權住房社區(qū)要推廣使用智能化建筑技術,安裝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,試點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倉庫。此外,強化社區(qū)自治功能,營造良好的社區(qū)交往空間,創(chuàng)造學習、健身、交流的宜居環(huán)境,將圖書館、健身館、咖啡館作為標準配置。
在北京市房協(xié)秘書長陳志看來, “共有產權住房有許多創(chuàng)新點,兼顧了公平、特別仍然突出以保障為主,而且在使用人的角度上看,有同質同權的創(chuàng)新,房屋的質量、環(huán)境、以及將來物業(yè)費的繳納等等,各個方面有透露出同質同權的意圖?!?
“在很多的程序設計上,以便捷為主,方便群眾,充分利用了現(xiàn)代的互聯(lián)網技術和條件,在整個的程序管理上,細節(jié)全面充分、周到,應該說這是一項質量相當不錯的立法。對于未來北京的房地產市場,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。”陳志說。
此外,共有產權住房制度特別強調了對“新北京人”的同權意義。政策規(guī)定,“新北京人”分配不少于30%,各區(qū)人民政府根據(jù)共有產權住房需求等情況合理安排共有產權住房用地,其中,滿足在本區(qū)工作的非本市戶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應不少于30%。
















